首頁 > 路亞
都說冬季野釣要少打勤補,少打和少補前面的貼子已經了解了。
至于如何勤補,具體多少次和多少數就很少聽說了。
從全網文章或野釣老手的經驗出發,有說用鉛皮帶餌,有說根據魚口補點,有說釣個幾條就補,有說隔半個小時補點。
關鍵是有很多釣友在勤補之后停口了,這是困擾不少釣友的一大問題就是:補窩量、補窩總量和頻次的問題。
前面的貼子說了,補窩量要控制在25刻度左右(量杯量取)。但是補窩總量和頻次與魚口關系是怎樣的呢?這就更少聽說了。
為了解決困惑和了解這個關系,就需要在反復的量取中進行記錄。
計量工具:
50刻度的量杯一個
具體方法:
方法一
以25刻度為一次補窩量
由于冬季發窩慢,魚的食量小
可采取一個小時補窩一次
記錄補窩總量和魚口關系
方法二
一次性打窩
幾小時后試釣
方法三
測試隔夜窩量
補窩總量與魚口關系總結:
總量在75刻度時
魚口漸緩變稀
總量在100刻度時(隔夜窩量)
魚口進一步變稀
總量超過100刻度時
魚口停口
隔夜窩量記錄:
可以在100刻度左右
一次性打窩留魚時長:
40刻度酒米可以留魚5小時或以上
(大雪節氣之后)
綜上所述,冬季半天到一天打窩的總量應控制在40~100刻度酒米。隔夜窩量可以在100刻度左右,十分寒冷可以在75刻度左右。
根據以上總量的范圍,我們可以采用一次成窩,或者40+25的方式(先打40后補25),甚至是30+25。當然也可以嘗試更多的量,用40+25+25的方式。
總之,是不能過度的補窩,一方面是很多人會忘記,也懶得補窩,其次是容易超過一天的總量。懶得補窩的,可以一次成窩;不放心的,可以補一次窩;敢于嘗試的,可以補兩次。
由于冬季發窩慢,魚兒游動遲緩,覓食不夠積極,間隔時間也不能太短,以一個半小時或兩小時為宜。
幾點小說明:
1、一切以本地實踐與嘗試比較為準,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北方的量可能要更少,更南方的量或許可以放寬一點;
2、建議新手量取幾次,操作那么幾次之后就會更加有數了;
3、小雜魚多的地方,可以以較多的模式進行嘗試;
4、本貼旨在解決自己以及一些釣友的困惑,因個人習慣不同認知不同,不是要強硬改變大家業已形成的良好習慣,帶鉛皮依然可以帶鉛皮;
5、感謝閱讀和支持這一系列的釣友們!
- 上一篇: 水庫支流大板鯽、翹嘴、青稍爆連是什么體驗?
-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猜你喜歡
- 2024-01-04 水庫支流大板鯽、翹嘴、青稍爆連是什么體驗?
- 2024-01-04 小手工輕松解決冰釣滑動漂座問題
- 2024-01-04 冬季釣鰱鳙之我也隨便爆護
- 2024-01-04 【DIY】變廢為寶才有成就感,首次嘗試斷節魚竿玩改裝!(下)
- 2024-01-04 在與風浪的叫板中,依舊擒得大板鯽。
- 2024-01-04 今日垂釣樂翻天,烏鱧青妹鬧新年!
- 2024-01-04 新年第一天,70條鯽魚祝我開門紅。
- 2024-01-04 為何打窩不發窩,方法是關鍵。
- 2024-01-04 2022年,第一次冰釣,魚獲慘淡,糗事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