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亞
據上游新聞報道,《漁業學報》近日發表論文稱,2017年至2021年,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共采集到外來魚類30種,其中一半以上是“外來魚類”。引入有害魚類,包括蚊魚和觀賞魚“清道夫”來殺死蚊子。 這兩種魚都習慣吸吮其他魚的卵,并且具有極強的繁殖能力。
特別是一些地方沒有天敵的“清道夫”泛濫成災,導致許多當地“本土”魚類幾近滅絕,生態失衡嚴重。 一位長期研究魚類的學者表示,這種“外來魚”由于一些人的隨意放生行為而游入長江,危害了長江原生物種,減少了生物多樣性,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失衡或引起疾病,并危害其他部位。 生物學。 因此,專家呼吁不要隨意放生野生動物,否則可能導致嚴重后果或觸犯法律。 同時,公安、漁政部門也應加大檢查力度。
盲目釋放會給生態系統帶來災難。 例如,大多數放生者對野生動物的習性、環境是否能夠容納它們缺乏專業知識。 他們出于同情心購買動物并將它們隨意放歸大自然。 有時,淡水龜會被釋放到野外。 像放毒蛇入海這樣的鬧劇,不僅容易造成公共安全隱患,而且浪費相關部門清理的人力、物力。
那些自以為“功德圓滿”而盲目放生的行為,甚至可能帶來造成生態失衡的風險。 近年來,盲目放生野生動物導致當地生態失衡的案例屢有報道。 今年7月,河南平頂山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從汝州中央公園云禪湖放水20萬至30萬立方米,就是為了捕獲兩種沒有天敵、影響原生種群生存、甚至影響當地種群生存的物種。攻擊人類。 外來物種鱷魚雀鱔。
這種隨意放生野生動物的怪現象背后,除了一些人放生野生動物的盲從和無知外,也不排除一些商人在暗中推波助瀾,乘機牟利。 近年來,一些熱衷于追隨網絡潮流的年輕人也加入了動物放生群體,甚至催生了一些動物放生產業鏈,成為一項頗具規模的生意。 這一事實尤其需要公眾尤其是執法部門的警惕。 據新京報報道,一些商家已經嗅到了隱藏的商機。 一個水產商一個月能賣出一兩千斤泥鰍,其中一半被放流者收購。
為此,8月30日,《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第二次審查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授權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制定具體放行辦法。 修訂草案第二次審查稿提出,任何組織和個人向野生環境放生野生動物,應當選擇放歸地區適合野外生存的本地物種,不得干擾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產。以避免對生態系統造成危害。 隨意放生野生動物,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失或者危害生態系統的,將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制定。
遏制盲目放生亂象,除了要有“有法可依”震懾盲目放生動物外,公安和林業、漁業等相關部門還應嚴格執法,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并確保法律、法規的實施。 有關部門還應向公眾科普,樹立正確的放生觀,打破放生背后的產業利益鏈,鏟除不法商家的無形之手。 同時,主張放生野生動物的,應當報請有關部門批準。 經過專家專業評估,科學合理放流野生動物,維護當地生態平衡和物種多樣性。
上游新聞 陳思
龍春輝編輯、李陽編輯審評陳旭
猜你喜歡
- 2023-11-06 分析評價,對石兜水庫大壩變形觀測(沉陷及水平位移)資料分析
- 2023-11-05 廈門開展坂頭-石兜水庫水源地林區生態專項整治行動
- 2023-11-05 稻蝦共養的好處是什么?怎么樣的?
- 2023-11-05 曾經稱霸地球的遠古生物,距今六千八百萬年
- 2023-11-05 世界上速度最慢的動物排名,你知道幾個?
- 2023-11-05 鰱鳙一種喜高溫的淡水魚類,你知道嗎?
- 2023-11-05 《尚書村志》走進古村感受新時代鄉村振興面貌
- 2023-11-05 泥鰍類釣魚的原則是“慢”,怎么避免魚兒脫鉤?
- 2023-11-05 4萬多座頭鯨,消失在大海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