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磯釣
釣竿是釣魚漁具裝備中的重要部分之一,更是釣者手臂的延伸。好的釣竿必須具有良好的操控性和化解力量的能力,這需要彈性、持重感、竿身受力分布的完美結合。
“彈性”
是指竿子受力后恢復原狀的能力,彈性越強化解魚沖勁的能力越強,越有利于操作,而一只彈性差的竿子在溜魚時必然表現為腰身乏力,不足以有效控制魚的沖刺。良好地彈性在制造上的要求是剛柔相濟,剛而不柔則脆,柔而無剛則弱。要使竿子具備良好彈性,需要的是采用高品質素材和良好設計的有機結合;
“持重感”
指的是拿在手中的輕重感覺,持重感越輕越節省體力,竿子傳遞信號的能力越強,越能夠敏銳地感知竿子傳到釣者手中的各種信號。持重感同竿子的長度、重量以及重心在竿身的位置分布有關,其中,重心在竿身上的位置是反應這一指標的核心;
“竿身受力分布”
指竿子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各部位承受力量的均勻程度,這一指標要求竿子在受到外力作用時能夠整體受力,不出現集中受力點,使竿子所有部位的彈性都能夠得到徹底發揮。
浮游磯釣更講求人竿一體的完美結合,釣手借由竿子可以感知到潮流的大小和流向,通過竿子操控釣組以獲得釣組的理想狀態和感知細小的咬餌信號。因此,對于浮游磯釣竿(以下簡稱“磯竿”)來說,為了應付各種環境、魚種、魚體大小、釣法需要,對竿子的基本要求是:便于施展各種操控手法和能夠在各種環境下成功起魚,同時還應具備靈敏地感知信號功能,有相對輕松地持重感。
一、磯釣竿的長度
磯釣竿的長度主要由釣法和環境決定。以環境來說,進行磯釣的釣場水下多密布礁石和溝嵌,在這種場合一旦中魚,如果釣竿過短便不能夠順利控制魚的逃竄方向,魚鉆洞、線繞礁的情況就會經常發生,這種不利狀況在釣者站位越低的環境中愈發突出。
另外,在有風浪的環境下竿,從安全角度考慮,釣者的站位一般選擇離水邊遠或者站位比較高的釣座,如果竿身太短便無法控制釣組,特別是大風天位于站位比較高的陡岸釣位,釣者為了減輕風對母線的影響,必須將竿梢插入水面以便于將母線壓到水下,這顯然不是短竿可以勝任的。
既然長竿有如此多的優點,自然是越長越有優勢啦?其實也并非這么簡單,竿身長自然重心點就靠前,重量上也自然更重,拿在手里的持重感就比較差。而磯釣不同于拋投重磯釣那種將竿子置于地上的等魚上鉤釣法,浮游磯釣需要頻繁精細地進行操竿控線,如果抱著一支持重感很差的長釣竿來實現這一目標,消耗過多體力不說,操竿控線的細膩手法也無法施展。
在現代工業尚不發達的早年間,釣竿的材料主要是原始竹制釣竿,使用這種釣竿進行磯釣時,一般人釣一天能夠承受的長度在 4米左右還可以勉強,再長就有些吃力了;隨著工業水平的提高,制竿素材由玻璃鋼替代了竹,生產出了在同樣釣力下持重感更好的玻璃鋼材料磯竿,釣竿長度也就進一步加長為4米5以上;而隨著強度更高、重量更輕的碳纖維以及輕量化釣竿配件的出現,制竿技術又有了一次質的飛躍,從而使磯釣竿發展到目前的5米到5米3的主流產品。
以目前5米3的長度,實際上是平衡了使用環境要求和操作便利性二者關系的折中選擇,如果希望進一步增加長度,即使目前的頂級大品牌廠家生產出的產品也會或多或少地出現重心偏上和竿梢下沉的問題,從而導致使用上的不便,而在一些以仿冒為主的小廠,目前能生產出不頭沉腰軟的5米3長度磯竿已經是不小的挑戰了。
雖然目前磯釣竿的長度主要以5米到5米3長度為主流,但是否在任何環境都需要這樣長度的產品?個人認為也不盡然。比如在風平浪靜的環境靠近水邊下竿或在碼頭等外界條件比較安全的場所垂釣,4米5的釣竿由于竿身短、重量輕,竿子反應竿稍傳來的信息會更為直接,操作時對釣組狀態的掌握也更明確,在使用時也更為得心應手。
當然3米6甚至更短的竿子又比4米5更輕便,但我們還要考慮到釣組對竿子長度的要求,比如采用3米以上長子線固定釣組時(比如“阿達力釣法”),如果竿子過短便不利于拋投和起魚,收線時也容易造成浮標頂到竿尖導環將竿梢頂斷的事故。
為了進一步使磯釣竿的持重感同長度要求達到完美結合,廠家還生產出可以伸縮調節長度的ZOOM釣竿。這種釣竿通過將手柄上面一節縮進或拉出達到改變釣竿長度的目的。在需要注重持重感時就將釣竿第二節插入手柄節,當需要盡量發揮長竿優勢時又可以立即拉出被插入的竿節使釣竿變長,比如日本SHIMANO公司生產的BB-X系列磯竿就是這種設計,可調長度區間為4.8——5.3米。(圖一:ZOOM竿)
二、浮游磯釣竿的號數
根據對象魚的掙扎力度,廠家將同一系列釣竿劃分為很多號數,小到0號大到遠征系列的5號磯釣竿。那么不同號數體現的差別在哪里?從制作方面來講主要體現在使用材料的多少或者說竿壁厚度的不同,而在使用上體現出的就是強度的差異,這種差異是通過“錘負荷”和“適正子線”這兩個參數來表示的。
“錘負荷”
就是釣竿可以承受的鉛墜重量。被拋投的釣組重量如果超過釣竿規定的最大錘負荷就可能會導致竿子的損傷甚至斷竿事故的發生,如果小于規定的“錘負荷”則不利于拋投。“錘負荷”具體相對應的重量值是1#= 3.75克,2#=7.5克,3#=11.25克,依次類推以倍數增加。
如果一支1號磯釣竿標明的“錘負荷”在1#到3#之間,利用它拋投一些超過12克的大自重浮標時,再加上釣組咬鉛、釣鉤、連接環的重量,整個釣組重量就會超過釣竿3#“錘負荷”11.25克的限制,顯然這種做法就非常不明知。
“適正子線”
是指釣竿適合使用的子線區間,子線號數小于規定數的最小值比較容易斷線,而子線號數大于這個區間就可能導致竿體損傷甚至斷竿。比如標明“適正子線”在0.8到2.5號之間的1號竿,使用這一區間的子線就比較能很好地發揮竿和線的作用。
三、磯釣竿的調性
根據釣竿受力時最大彎曲點在竿身的分布位置,磯釣竿也分為不同的調性。彎曲點趨近竿稍者被稱為“先調子”,或者叫二八調或三七調,而彎曲點接近竿腰者則被稱作“胴調子”,或者叫四六調、五五調。日系磯釣竿有通過不同對象魚力量大小進行調性設計的特點,比如同樣號數的黑鯛竿、黑毛竿,二者的調性就呈逐漸遞增趨勢。
不同的調性在使用中的意義在于:先調子傳遞信息更直接、清晰,但竿身硬度大,緩沖能力低,容易斷線或脫鉤;胴調子傳遞信息能力差,需要硬撐魚時也缺乏腰力,但緩沖能力好,搏魚也比較省力。
四、目前高檔磯釣竿的發展方向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技術指標外,磯釣竿還需要竿梢敏銳,有良好地信號傳遞能力,能比較清晰地反應釣組狀況、水流形態、咬餌信號;有較輕的持重感,方便操控且減少體力消耗;有很好地防釣線纏繞和防粘連功能等。
1)竿梢
對竿梢的要求是靈敏、輕量、韌性強,釣手可以借助竿稍傳來的信號感受到水流情況、釣組狀態和吃餌信號。圍繞這一要求,除了選擇輕量、韌性強的素材外,在制造方面重點是從降低先徑大小(以0.6到0.8毫米居多)、設計成全部中通的空心尾或后端空心前端實心的龍鳳尾等方式來解決,目前甚至出現了合金制造的竿稍,以實現韌性、輕量化、靈敏度的統一,達到降低頭部重量的目的。
2)導環
磯釣竿安裝的導環很多,導環的性能對使用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A.由于磯釣主要采取釋線放流形式進行,使得主線不是繃的很緊,因此經常會出現主線纏繞在導環上的困擾。
B.在大浪或雨天,竿身如果被釣場的大浪打濕或者被雨水淋濕,這時假如導環內的主線離竿身太近,很容易同竿體發生粘連現象影響出線。
C.過多的導環會使竿子整體重量增加、重心前移,影響竿子的持重感。因此,對磯釣竿導環的要求是結實、輕量、耐用、不傷線、防纏繞。圍繞這一要求,導環采用的基本都是重量輕的單腳支架導環,目前高檔竿主要發展方向是高腳鈦合金斜向支架并配以SIC瓷環。
支架采用高腳設計可以使主線同竿體間隔距離加大,從而減少線同竿體的粘連;支架向竿稍傾斜設計可以降低主線同導環纏繞的幾率;采用鈦合金材料是看中了這種材料既輕且強度高的特點,有利于提高導環強度、降低重量;采用SIC環是因為其具有導熱性好、耐磨性強的優點,有利于保護主線以及增加導環使用壽命。(圖二:導環對比)
3)防粘連設計
為了解決主線同竿體粘連問題,除了從導環設計上加以解決外,生產廠家還采取在竿體設計防粘連涂層或者噴涂高撥水防粘連噴劑的方法解決這一問題。比如SHIMANO、GAMAKATUS采用的是在竿節上制造出凹凸起伏的涂層,DAIWIA則經常采用定期噴上高撥水防粘連噴劑的方式進行解決。(圖三:防粘連設計)
四、普通外走線磯釣竿同中通竿的性能對比
竿線纏繞問題是磯釣時最令人心煩的事情,處理起來不但費力費時,有時甚至是斷竿的主要罪魁禍首,特別是在夜釣時,一旦發生線纏竿問題,在照明條件差的環境中更是不易處理。對于外走線磯釣竿,雖然通過設計能夠盡量避免這一現象,但徹底解決是不可能的。而中通竿由于采取竿體內走線,竿身沒有導環,從而能夠徹底解決竿線纏繞問題。
但事物總是一分為二地。由于中通竿的內走線設計,相比外走線竿而言,中通竿體內壁同釣線的接觸點成倍增加,海水浸濕的釣線同竿內壁的粘連變得更加嚴重。另外,由于內走線對竿體內壁直徑的要求,使得中通竿的竿稍普遍粗于外走線竿稍,自然也會降低竿梢靈敏度和加重頭沉現象。
目前,部分高檔中通磯釣竿通過采用高科技的高撥水材料和內壁螺紋設計等方式使粘連問題得到了進一步緩解,竿子的總體性能得到進一步提高,但從方便釋線放流角度講,無論如何中通竿在操作方面也不會優于外走線竿。
五、如何合理選擇釣竿
前面已經提到過磯釣竿方面的一些知識,因此,這里只簡單介紹一些選擇竿子的基本常識。
1)竿子質量的選擇
選購一支磯釣竿時,除了對外觀的噴漆、配件質量及牢固程度進行挑選外,首先要打開竿子后堵觀察每節的竿壁厚薄以及厚度是否一致,然后持竿水平振動,通過振動細聽竿子是否存在雜音并檢驗竿子恢復靜止的能力,然后再使竿梢受力、弓起竿子模仿中魚狀況觀察竿子的整體弧度。竿壁厚則表明用料扎實,強度高,竿壁厚度不一致則非常容易折斷;竿子振動有異常聲音可能是接口處理有問題,竿子振動后恢復靜止的能力越強越表明回彈力出眾;竿子弓起后弧度順暢則表明竿子整體受力指標優異。
2)竿子號數的選擇
出釣時選擇使用多大號的竿需要根據對象魚種類、大小、釣場環境、個人技術水平等條件進行綜合考慮。基本的原則是魚的掙扎力量大、釣場水底障礙物多、溜魚水平差就選擇大號竿并配以粗線,反之則可適當減小磯竿的號數。
以黑鯛來說,它們基本不屬于暴力族,因此在一些水下環境不十分復雜的釣場,0.8到1.5號的黑鯛竿子(適正子線在0.8到4號之間)應付起來已經是綽綽有余,南方一些釣手甚至喜歡使用0號竿子對付黑鯛以圖獲得最大的搏魚趣味性。但如果在某些防波堤等亂石頭堆釣場,由于水下亂石密布,黑鯛中鉤后又喜歡鉆入石縫導致斷線跑魚功敗垂成,這時候如果對付30公分以上的黑鯛就需要增加竿子的號數,有時候甚至需要用到2號以上竿子。
而如果對付大真鯛,使用2號以上竿子就是正確地選擇;再進一步,如果在大本流中對付大洋洄游性魚,這些魚體型大、力道足,就需要更大號數的竿子才足以應付。
3)竿子調性的選擇
釣黑鯛以黑鯛竿子為主,釣黑毛以黑毛竿子為首選,這是基本的選竿原則。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釣場環境和使用習慣來選擇不同調性的竿子。比如同樣是釣黑鯛,有人喜歡溜魚有人喜歡中鉤后迅速拉出水面飛魚上岸,前者就適合用黑鯛調性而后者更適合黑毛調性的竿子;再比如水底比較平坦的釣場同亂石底多溝嵌釣場相比,前者用黑鯛竿足以應付而后者采用黑毛竿才能保證成功率。
六、釣竿的保養
每次出釣用過的釣竿都難免會被海水打濕或附著上誘餌、南極蝦、魚體粘液等雜質,這些東西不及時清除就會腐蝕釣竿外漆或配件。因此,收竿時請務必用毛巾將竿子擦拭干凈,清除掉這些雜質。回家后要將竿子后堵打開,用水龍頭反復沖洗,進一步沖洗掉竿上的海水鹽分和雜質,然后不蓋后堵將竿子立于陰涼處慢慢陰干。
- 上一篇: 海釣入門之浮游磯釣的釣線選擇與搭配
- 下一篇: 浮游磯釣的子、主釣線選擇與使用
猜你喜歡
- 2017-06-26 5個方面帶你了解什么叫磯釣竿
- 2017-02-25 圖解磯釣中浮波與夾鉛之間的關系
- 2017-02-16 浮游磯釣的防具選擇及安全注意事項
- 2016-12-29 海釣入門之浮游磯釣的誘餌制作方法(下)
- 2016-12-29 海釣入門之浮游磯釣的誘餌制作方法(上)
- 2016-09-06 漫談海釣磯釣技術的四大優點
- 2016-08-01 海釣入門之浮游磯釣誘餌的作用與應用特性
- 2016-08-01 磯釣釣點的水深與釣組配重的關系
- 2016-07-30 海釣入門之浮游磯釣的釣點選擇常識
- 2016-07-28 挑選磯釣丹錐時應注意的幾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