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釣
冬季釣鯽魚的技巧
第一部分:冬季釣鯽魚的調漂和入場信號
冬季釣鯽魚調漂及進場信號
浮漂有盲區,但一般只在鉤餌擺動時存在冬季釣鯽魚調漂技巧,一旦鉤餌到位,只要魚能吞下餌料,在用粉餌釣魚或在底泥較厚的池塘中釣魚時,還是有很好表現的。
需要注意的是,冬季釣魚,線組也很重要,盡量使用細軟的線,輕細的鉤,盡量減少魚吸餌時的阻力,然后再降低釣高,體會一下小鉤細線搏大魚的感覺,會讓你在嚴冬釣魚更加開心。
冬釣鯽魚的幾個誤區
1.天氣
大多數人都認為冬釣應該選擇風和日麗的晴天,其實,在寒冷的冬季,當天氣晴朗,氣溫隨著太陽高度上升時,上層水的溫度也會上升;當遇到大風、雨雪等天氣情況,氣溫下降,上層水的溫度會下降,而下層水的溫度則不會下降。
所以水的上層溫度會因為氣象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水的上層溫度的漲落是決定魚上浮還是下沉的決定性因素。
不管是水庫、湖泊還是河流,水體底層的溫度相對于上層來說都是很穩定的,是一個冬暖夏涼的天然恒溫層。深秋初冬,秋風呼嘯,讓人感到些許寒意的時候,剛從水里撈出來的魚拿在手里是暖暖的,而盛夏,幾十厘米深的淺水區水溫已經比人的體溫還熱的時候,潛入2米以下的深水區水溫則是冰冷的,甚至是刺骨的寒意。所以,魚在冬季需要進入深水層躲避寒冷,在夏季也需要進入深水層躲避盛夏的酷暑。
晴天,隨著陽光照射,氣溫逐漸回升,溫暖的陽光使得水體上層的溫度也隨之上升,當水體上層的溫度高于底層時,魚兒就會躲避寒冷,從底層游向中上層沐浴陽光(這里僅指鯽魚),此時無論餌料有多好,魚兒也難以咬鉤。陰天、刮風天、雨雪天,氣溫很低,水體上層的溫度也很低,而水體底層的溫度受天氣影響小,比較穩定,所以水體底層的溫度就會高于上層,魚兒就會在一定深度的底層躲避寒冷。綜上所述,深秋、冬春季節一般陰天,甚至刮風、雨雪天等寒冷天氣都是釣鯽魚的好天氣,而冬季晴天,釣魚時間應在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后,魚才會咬鉤。所以冬季釣鯽魚選擇天氣的關鍵應該是:陰天釣不釣晴天,晴天都釣。
2. 釣魚位置
冬季釣鯽魚選擇釣點,往往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因素并存,如釣在陽光下避開北風、釣在冬季深處、釣在陡坡和水下溝壑等,如果能將這三個因素結合起來,
如果釣位重合,那當然好,但當這些因素發生沖突時,誰來占主導地位呢?2005年12月初,我去野釣(上午有霧,天氣晴朗),在一個河灣處,這邊背靠高山,河岸陡峭,水深近3米,且水勢死滯(因有石堰,枯水期略有流動),全天曬不到太陽;200米外的河對岸,地勢開闊平坦,全天都能曬到太陽。按照常理,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平坦開闊的向陽岸邊釣魚,但結果是幾乎一整天都沒有魚咬鉤,直到下午4點,一陣微風吹來,海浪拍岸,風浪逼著魚兒游動,我才斷斷續續地釣到幾條魚。由此可見,此處雖然向陽,水深適宜,但水下地形平坦,不適合魚類躲藏和躲避風浪,所以無魚可釣;再者,由于陽光照射,水面上層溫度會高于底層,即使有魚,也會上浮取暖,而不是到底部覓食。
對于在山背陰處垂釣的,雖然近一半的河道全天都曬不到太陽,但可以避風(山谷的風向受綏山方向影響,背風面不一定向陽,向陽面也不一定向背風面),河岸陡峭,背后有高山,很適合魚類躲藏和躲避風浪。在這種情況下,魚類也和其他動物一樣,有自己的勢力范圍,越冬時節,活動范圍很小,不會游到對岸曬太陽,所以在陰岸垂釣的,幾乎全天都有魚可釣,而且收獲頗豐。
由此可見,冬季釣鯽魚選擇釣點的關鍵不在于是否向陽,而在于能否為魚兒遮風避浪。因此,河道彎道、陡坡、溝壑、水下有障礙物等避風處,是冬季釣鯽魚的首選條件。總之一句話:向陽不是關鍵,避風才是最重要的。
第 7 頁,共 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