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釣
遼寧省歌舞團黨委書記閆爽介紹,20世紀80年代初,遼寧省歌舞團創作上演了中國第一部滿族神話舞劇《珍珠湖》遼中縣珍珠湖,該劇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應邀在國內十幾個省區巡演,受到廣泛好評。舞蹈界很多人至今還記得《珍珠湖》的藝術魅力,尤其是劇中舞蹈片段《寸子舞》,流傳至今,成為滿族舞蹈藝術表演中極具代表性的經典節目。
三十年后,滿族舞劇《珍珠湖》改名為《珍珠湖畔》。內容依然以遼中縣珍珠湖為背景,以塔娜與阿克頓的愛情故事為主線,歌頌真善美。舞劇無論是情節、造型還是舞臺設計,都充滿了濃郁的滿族風情。
與30年前的舞劇相比,在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藝術節上呈現的《珍珠湖》可以說是全新的,無論是創作手法、舞蹈語匯、編排、場景處理、演員表演,還是燈光、服裝以及高科技的運用,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門文遠導演利用多媒體手段,取消了以往以“幕”為主題的間斷演出形式,用類似電影疊加的方式推進劇情。在開場環節,他首次嘗試用獨特的LED顯示方式,迅速將觀眾帶入珍珠湖的絕美意境中。當倒映在紗幕上的神鳥叼著一顆珍珠向觀眾俯沖而下時,神奇的3D效果顛覆了人們對傳統舞劇的認知。
與此同時,觀眾在《珍珠湖》中仍能找到昔日的影子。創作團隊堅持滿族舞蹈、服飾、禮儀等民族文化元素的鮮明傳統特色。除了廣受歡迎的寸子舞,新舞劇還加入了男子群舞、嘎拉哈舞、云彩舞、楓葉舞等具有滿族特色的舞蹈。門文遠說:“好的珍珠不僅天生麗質,還需要工匠精湛的打磨技藝。”
《珍珠湖》的故事取材于滿族民間傳說,劇中旗頭、長袍、花盆鞋等服飾均為滿族獨有的服飾文化符號。音樂取材于滿族民間音樂,以大鼓、單鼓、大嗩吶、梆子為主要樂器,具有鮮明的滿族音樂特色。該劇完美呈現了滿族婚禮禮儀,體現了滿族民俗文化的特色,是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上一篇: 鄭州西南野釣場所:探尋隱秘湖泊與溪流的垂釣圣地
- 下一篇: 王秀河電廠橋(臘錐小非)
猜你喜歡
- 2024-07-25 鄭州西南野釣場所:探尋隱秘湖泊與溪流的垂釣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