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釣
今天,我在家中,要給眾多釣友去分享一下,我這將近一年時間里,釣青魚所積累的經驗。我是從去年10月份開始,去釣黑坑青魚的,一直到現在,大小不同的場子,也釣了幾十場青魚了。我使用的是我們自己調配的餌料,以及藥酒添加劑。餌料這方面呀,是依據一些釣魚水平高的前輩給予的指點,自己把原料進行組合而成的。單從理論上邊講,旨在做到全水層做窩。藥酒添加劑呢,也是前輩給的配方,之后自己又依照實戰情形作出相應調整,添加了一部分藥材進去。
下面將我的總結分享給大伙,其一,黑坑青魚屬于全水層魚,為此,我們要依據水情、魚情以及天氣,臨時去調整作釣水層來尋找魚下鉤垂釣 ,在天氣轉涼之際,也就是深秋與初春之時,青魚通常會在水底進食,這是由于水底的溫度相較于半水以及水面的溫度要高些 ,等到5月初時氣溫達到25度往上的時候,青魚會在離底吃餌 ,小個體的青魚,也就是5斤以下的,會到半水追逐餌料,此時會出現截口,咱們釣飛鉛的效果會好一些 ,大個體的青魚開口狀況依舊不太理想,即便開口也是在水底,活性不高 ,隨著氣溫的升高,魚的活性增強,青魚也會跑到上水層進食,這個時候咱們使用短漂釣浮,效果必定不錯,并且還能夠釣得更遠,不過要在坑老板允許的條件之下,因為有的坑是不允許用短漂釣浮的 。
青色的魚,那個食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呢,我們去作窩的時候,以及投餌的量,都必須要充足哩,不然的話呀,是根本留不住魚的喲,以前呢,我們會把餌料在家里就調配好呢,到了坑邊的時候呀,就能夠直接使用咯,看過我視頻的那些釣友們呀,都是曉得的哦,餌料是需要吸水超過半小時以上的哩。正常情況下,開場我先鉛皮帶大球,進行大約5至6竿的拋出,之后等待大球到底,再做抽竿動作,目的在于制作底窩,這之后,開始采用雙鉤軟黏搭配子線炮持續不斷地抽,如此抽到出線時浮漂頻繁晃動,這意味著出現蹭線體現青魚已然進窩,這時進行拋竿行為且把握一定時間間距勿過長,若一分鐘未出現咬口就再次拋下一桿,這般依次直到有魚咬鉤,在成功釣到魚之后,再帶一兩個大球投放下去補充窩料,轉而繼續以高頻率方式抽散炮,如此反復這般操作,通常一場若釣到30條青魚大概會用到10斤餌料,之前曾經碰到過一位釣友,一場下來使用了30斤餌料,那天他釣到了50多尾青魚,不是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嘛——釣魚若不打窩即便釣到數量也不會多,想要魚上岸就得拿糧食來換,不過建議各位釣友還得基于魚塘里青魚的密度、開口狀況靈活掌握作窩量。

3,青魚習性傾向于追逐散炮以及進食截口,因此我們需提升拋竿頻次野釣青魚用什么打窩,不可一味死板等待,鑒于我所選餌料主要為懸浮顆粒黃面,當此餌料入水后,會于水上層開始散落,直至水底,經持續抽竿后,會形成從水面至水底立體狀、兼具霧化且含有懸浮顆粒的窩點,青魚進入該窩點后,無論處于哪個水層都會食用窩子,當我們拋竿入水,青魚發覺餌料之時,就會追逐餌料,出現半水截口、離地截口。所以我提議大家進行高頻率拋竿,如此既能提高中魚率,又可增加作窩量,把窩子做得更實,在我們開展釣青魚實戰時,不管是顆粒、螺絲還是玉米,中魚往往都在剛拋下竿之際,建議大家莫要犯懶,勤拋竿。
4,青魚屬于那雜食性魚種呢,當天涼之際呀它偏好帶有腥味一類的,而在天氣呈現悶熱狀態之時呢,它又喜愛那種水果味的了。去年 10 月份往后直至今年 5 月之前,這段時間去釣青魚時,發現把魚骨粉、蝦粉、蠶蛹粉這類含動物高蛋白的東西增加到餌料里,效果挺好,味道十足的腥,隨后直接買腥味素和赤尾青放進餌料里,效果還行,特別是那腥味素,腥臭味只要放一點,味道就超大;5 月份之后,隨著天氣溫度上升,腥味這類型餌料效果就不太出色了,說不定是青魚連續吃含腥味的葷餌太久,想換個口味了,帶有水果味或者本味香型的餌料效果更佳,這可是我通過實戰驗證過的,有一回我去接別人的窩子,見狀他用的手食是沒加藥的,就是直接用餌料泡的,釣得還挺好成了坑冠,我們所用的餌料是一個廠家生產的 。又有一回,是在6月里的一日,我去釣青魚之時,瞧見一名釣友拿葡萄釣,其用子線帶泡,以抽頻率的方式垂釣,差點成了坑冠,他用的是玫瑰香葡萄,把葡萄掛在鉤上,撕開葡萄皮釣,我發覺用葡萄垂釣時,出現的全都是死口,對于這種被反復釣放過的老滑魚而言,效果還算可以,只不過要會抓口才行,原因在于老滑魚并非上來就咬鉤,而是反復試探,磨蹭半天線才咬鉤,浮漂總會有動作,一定要忍住別揚竿,等到出現有力的頓口再揚竿刺魚。
提到調釣鉤漂線組搭配,要依據青魚個體,以及當下魚的活力,還有看這坑的青魚是否吃線組,一般而論,我們北京這邊的青魚坑,多數是反復釣放過的青魚,基本都是老滑魚,只有補魚時候放過一小部分新魚,鑒于這種情形,建議大家使用一把偏軟但腰力足的輕量大物竿,因為如此我們能盡可能把線組放到最小,以此應對老滑魚。當天,天氣轉涼,青魚體力欠佳之際,我通常選用4 + 3或者5 + 3這般規格的搭配,就能釣到約12斤重的青魚了,隨后又選配一根吃鉛量介于3至2.5克之間的浮漂,伴隨著青魚活力的不斷增強,線組也要相應地變化,最大可拓展至8 + 6,對于15斤以下的青魚實施控魚,想必也不存在什么問題了。在此,說一說我的一次實戰經歷:今年5月份,我前往平谷東山湖那次,那一場的新魚個體重量維持在3至5斤左右,我在家中預先準備的是5 + 3的線組,去到實地一試,卻發現行不通,于是趕忙更換為3 + 2.5、3 + 3的線組,起初使用的是3克的浮漂,其后又換成2.5克的,直至出口增多了,那一場,我差一點就榮獲坑冠以第二名的名次收尾了。

對于釣位而言,只要是黑坑,就會存在一號位,每個坑皆是如此,通常總是那么幾個位置出魚狀況好,這也是因為坑的水底結構以及人為因素所導致的,是無法避免的,要是選不到好的位置,確實很難釣到魚,即便大師前來也是不行的。
便是以上這些,屬于我歷經整一年所積累的釣青魚方面的經驗,愿能對釣友們起到幫助作用,預先祝愿各位釣友達成上岸這一目標,將老板成功地盤下 。
- 上一篇: 今晚老婆不在家
- 下一篇: 釣魚餌料廣告真假辨別指南:如何識破爆護神器謊言,提升中魚幾率?
猜你喜歡
- 2024-01-11 野釣青魚用什么打窩,什么時間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