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釣
雙鉛釣法的優缺點:
雙鉛釣法注重整體釣組的平衡性,這種釣法有助于加快餌料和釣組的下落速度,同時也能有效解決水流過急、魚群游動以及小魚干擾等問題。這種釣法的反應程度比單鉛釣要靈敏一些。在運用單鉛釣時,鉛墜的分量雖然超過浮漂的浮力,但鉛墜仍需承擔浮漂的浮力,因此鉛墜不會平躺在水底,而是斜著接觸河床。當前情形下,魚兒取食時,需要承受浮漂的向上推力,同時還要對抗鉛墜的向下拉力,因此這種釣法反應遲鈍,釣獲效果不佳。雙鉛釣法雖然比單鉛釣法敏感些,但依然不如標準的懸墜釣法,需要依據魚的狀況合理選擇。這種釣法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各自適用于不同的魚情,具備獨特的長處。
最常用雙鉛釣法:
1、主線上安雙墜,兩個墜子之間相差10厘米左右。
在鉛墜上增加鉛塊,重量正好能讓浮漂的尾端幾乎與水面相平。
接下來,在下面的鉛墜上添加小鉛塊,兩個鉛墜的分量正好把浮漂的頂端慢慢拽到水面以下。
開始垂釣時,需將浮標向上提2到3個刻度,此時魚餌在水面下的情形通常是:上面的墜子停留在水中央,下面的墜子稍稍碰到河床,兩條鉤子平躺在水底。
使用場景:由于上方的墜子和下方的浮標占據了大部分的浮力,當魚兒咬鉤時,浮標會立刻顯現出明顯的動作。咬鉤時,浮標的移動形態多種多樣。這種釣法適宜在河床地形復雜、水深較深或風勢強勁的場合進行。同時,對于初學者來說交流貼:雙鉛釣法略知一二,這種釣法也較為容易掌握。
大跑鉛改良版:
調整半水狀態時,應使墜子的重量恰好讓浮標主體沒入水中,同時確保所有尾羽都浮在水面之上。
接著在下面添加重物,讓浮漂的尾部顯現出三到五目,上下重物之間的距離最好在五到十厘米之間。
繞制鉛皮完成后,應當將位于鉛皮座下方的太空豆保險松開約五厘米,以便鉛墜能夠在主線上順暢移動。
使用場景:當下墜物觸及底部,上鉛依然停留在水中,肩負著超過八成漂的浮力,此時魚兒咬鉤,無需費力即可使上墜移動,漂尾會立刻顯現信號。這種釣組擅長應對風浪、流水、小魚干擾等情況,而且搭配活餌、玉米粒等餌料時表現更佳。
常見的浮漂狀態包括:沉頓、沉點、點頓、沉目等,間或出現頂漂,通常是小魚。
子線加鉛:
主線采用常規垂釣方式使用單墜,鉛墜重量確保整個浮漂尾端完全露出水面。
接下來是雙鉤線組,先在主線末端綁上一個小鉛墜,其垂墜點要略高于副線,大約高出一公分上下
3、通過增減小鉛墜的鉛皮使浮漂漂尾尖大致與水面齊平。
4、 垂釣時雙鉤掛餌,通過上拉浮漂露出1-2目即可
調整子線上的太空豆能夠實現多種釣組狀態,包括單鉤觸底和單鉤懸空,單鉤臥底和單鉤輕碰底,或者雙鉤同時臥底的情況。這種調整方法特別適合應對不平的河床、流動的水域以及深水區守釣大型魚類。
裝備選擇注意事項:
魚鉤的選擇,采用雙鉛釣法時,當浮漂顯現出信號,通常是魚兒拖拽魚餌和釣線移動所致,這種情況下,較大的魚鉤,魚兒較難將其吐出,因此建議選用比常規釣法大1到2號的鉤。
子線不宜過長,最好控制在十公分附近,采用雙鉛釣法時,子線會平躺在水底,如果子線太長,就很容易傳遞不到信號。
垂釣時調漂的浮力不宜設置過大,因為標示的浮力數值越高,魚兒吞食餌料時需要對抗的浮力就越是明顯。
拋竿時,應確保水線與釣組成直角,避免竿尖繃滿,這樣做是為了讓水線豎直,從而增強浮漂的感應能力。
猜你喜歡
- 2025-09-24 《釣魚百科》第261集怎么釣滑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