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釣
烏魚屬于鱧科鱧屬,是一種淡水魚,學名為烏鱧,別名有烏魚、生魚、雷魚、蛇頭魚等,在我國除西部高原區域外,其他地方都有廣泛分布,它通常生活在水草茂盛的靜水或者緩流區域,現在就讓我們探討一下如何更有效地釣到這種魚吧!
一、習性
黑魚屬于肉食性種類,性情兇悍且食欲旺盛,自然界中常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蟲、小型魚類、甲殼類、底棲動物、蛙類等作為食物來源,當食物資源極度短缺時也經常發生同類相食現象,其最佳生長溫度范圍在16度到30度之間,能夠承受的最低生存溫度為0度而最高為41度黑魚什么時間釣才容易上鉤,開始攝食的最低溫度是8度而停止攝食的最高溫度是38度,除西部高原地帶外,我國其他所有區域都有它們的身影。
二、時間
三到五月期間:南方地域四月份起即可垂釣黑魚,北方地域需等到五月份之后才能進行,這個階段黑魚會到水邊曝曬身體,選擇溫度較高并且生物量大的地點投放魚線。
六到八月期間,黑魚會進入繁殖階段,在這段時間里,母黑魚的覓食欲望并不旺盛,不過等它們產卵的時段過去之后,就到了垂釣黑魚的最佳時機。
九月份至十月份,黑魚處于覓食旺盛階段,因為它們在繁殖季節結束后會極力尋找食物,目的是迅速補充能量以備越冬,通常會出現明顯的進食高峰。
三、餌料
釣黑魚能夠采用天然食物,諸如蚯蚓、泥鰍、青蛙、雞肝、鴨腸等,都適合作為釣餌,其中泥鰍和青蛙最為理想,因為這兩種生物在水中能夠維持很強的活力,對于兇猛且饑餓的黑魚具有極強的吸引力。
釣黑魚時,可選用路亞釣組,諸如雷蛙、胡須佬、米諾、鉛筆、亮片等,這些都能用于路亞黑魚,其中雷蛙最為出色,也是應用最廣泛的,實際上雷蛙就是專為路亞黑魚而設計的,在部分區域黑魚也被稱作雷魚。
四、釣具
黑魚有兩種垂釣方式,分別是傳統釣和路亞釣。傳統釣可以使用多種魚竿,包括溪流竿、綜合竿、海竿、磯竿以及前打竿。路亞釣則推薦使用專為黑魚設計的雷強竿,這種魚竿強度足夠,能夠將雜草和魚一同拉上岸。
黑魚的正常體型大約在兩到三公斤,不過這種魚在淡水生物里搏斗能力非常突出,再加上它們的牙齒很尖銳,而且捕食時非常活躍,所以針對黑魚垂釣時,通常推薦使用直徑不小于3.0毫米的尼龍線,或者不小于0.6毫米的pe線。
黑魚的嘴部比較寬闊,而且上顎骨很突出,因此垂釣這種魚時通常推薦使用長柄鉤,這樣做的好處首先是方便掛上蚯蚓之類的活餌,其次是魚兒上鉤后能夠迅速脫鉤,像伊豆鉤、丸世鉤、白狐鉤、千又鉤這些鉤子款式都挺適合用來釣黑魚。
五、釣法
手線釣法,僅需一根3~5號尼龍線,長度在15~20米之間,即可完成整個釣組配置。線的一頭系上較大的魚鉤,并附加鉛墜,整個過程中不使用浮漂。釣餌可以選擇小活魚、活泥鰍或者小青蛙。投放釣鉤之后,通過觀察線體移動或者憑借手部感覺來控制扯線動作。
路亞釣法針對黑魚,這種魚類性情兇猛,屬于典型的掠食性選手,在我國是路亞釣最常選擇的目標魚種,不過黑魚這種魚非常容易釣獲,導致其資源消耗速度極快,通常一個區域的魚情很快就會變差,往往撐不過兩年時間,因此在路亞黑魚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魚兒的放流工作。
手竿釣法:使用5到7米長的硬質手竿,再搭配一根3到5號的尼龍線,將尼龍線的一端固定在手竿的頂端,另一端系上一個尺寸較大的魚鉤,尼龍線的總長與手竿的長度大致相等或者略短一些,整個釣組不配備鉛墜和浮漂。
青窩是黑魚在五月到六月間,于茂密水草區域形成的清澈水洼,將魚餌投入其中,隨后適度晃動,當出現氣泡或線組有異動時即可揚竿,先捕獲公魚,再用相同技巧將母魚一并釣獲
黃窩指的是初夏時黑魚產卵后因卵色淡黃得來的名稱,這種魚對后代看得很重,雌魚會守在卵下面,雄魚則在外圍警戒,照常使用老辦法垂釣就行
黑魚幼魚在八九月時成群活動覓食,人們稱它們為黑子,群體中雄魚排頭,雌魚尾隨,小個體居中,捕捉黑子的技巧與之前相同,但為了保持后續漁獲,通常只釣取黃窩和黑子群體。
猜你喜歡
- 2024-08-01 路亞黑魚什么時間釣才容易上鉤釣魚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