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釣
在大多數野釣場合,以釣底為主流,這是因為底層魚類種類繁多,而民間流傳著釣底能獲得更多漁獲的說法,其道理也在于此。至于野釣調漂,民間亦有一說,即釣鈍漁獲更豐,實際上其道理同樣不復雜。在野釣過程中,雜魚鬧窩、刮風、走水等問題往往是難以避免的,固定漂相或讓漂相產生難度較大,但只要注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空槍的情況。所以不管調漂方法有多少種類,在野釣中比較實用的方法并不多。
從靈敏度角度考量,底餌沉底與浮餌懸浮構成了釣底的最佳靈敏度,而雙餌均沉底則屬于較為遲鈍的狀態,僅次于鉛墜完全觸底。將浮漂調整至這種狀態,對于野釣而言,可謂是萬能之選,幾乎能夠應對各種魚情。只要風力適中,水流不急,雜魚不太活躍,這種調漂技巧便能夠派上用場。優勢在于,一旦雙鉤都沉入水底,餌料的重量便不會對靈敏度或釣目造成影響;餌料可以輕盈,也可以沉重,甚至可以混合葷素。
這種釣魚方式,餌料完全沉入水底,特別適合經常改變餌料重量的技巧,例如在釣鯽魚時,可以搓餌抽窩,然后拉餌垂釣;也可以使用散炮來吸引魚群,接著拉餌垂釣;甚至只用搓餌搭配一個蚯蚓,效果同樣出色。在這種釣魚法中,無需擔心餌料重量對調漂的影響,不必憂慮餌料輕重不一導致的餌料未到底部的問題,因為餌料肯定能沉到水底,這對于釣魚新手來說,無疑是一種“福利”。想要實現雙鉤沉底,調整浮漂的方式實際上非常簡便,只需遵循兩個基礎的步驟即可。
首先進行粗略的探底,這一步驟絕不可忽視,否則將直接對后續的調漂精確度造成影響。以5米深的水域為例,若你在半米處進行調漂,假定調至4目,只需拉長浮標線,調目數便會相應減少。在尚未觸及底部時,浮標可能僅剩2目,因此粗略探底環節絕不可跳過。不過若要調整至雙鉤沉底,所采用的并非空鉤調漂之術,而是選擇不裝子線來調整浮標,因此調找底時亦需采取不裝子線的方法。在重鉛墜找底完畢后,需將浮標下拉至子線長度的兩倍,以確保調整至距離水底較為接近的位置。
在接下來的步驟中,需對鉛皮重量進行細致調整;一旦浮漂露出水面,便需進行細微的調整。修剪鉛皮時,不宜一次性減去過多,因為此舉將直接影響后續的釣目設定。是選擇釣高目還是低目,這一時刻需格外留心。調整釣目的高低,主要是為了便于觀察浮漂,實際上與釣的靈敏度或遲鈍度關聯不大。在風力較大的情況下,選擇釣高目能更便于觀察浮漂。而在水面平靜時,釣目較低時,漂相則更容易被察覺。例如,調整至3目之后,浮漂的調整工作便已完成。此時,可以開始掛上子線和餌料,然后拉起浮漂座以尋找水底位置。當釣目達到3目時,雙鉤便已完全觸及水底。在常規的調漂操作中,若繼續提升浮漂釣目用蚯蚓釣魚調漂技巧,釣目數值會隨之增加,但在此過程中,釣目數值會有一小段時間不再上升,與此同時,子線會變得更加松弛和彎曲,鉛墜則會更靠近水底。
以公式形式呈現,不使用子線調整N目,而采用子線尋找底釣N目,便形成了雙鉤觸底的情形。在調整浮漂的定位過程中,N目所指的僅為一個較小的范圍;一旦超出此范圍,釣目超過N目,鉛墜便會觸及底部。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我們每日定時更新,感謝各位釣友的支持!
猜你喜歡
- 2024-08-08 用蚯蚓釣魚調漂技巧釣魚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