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海釣
近岸拖釣馬鮫魚垂釣技法攻略,馬鮫魚,在大連地區稱之為鲅魚,每年的八月中旬到十月中旬洄游到黃海、渤海來覓食生長,當地漁民稱它為“過路魚”,等它長到500-1000克時就會游回深水和南方溫暖海域。馬鮫魚在海洋中覓食兇猛,并且成群結伙,一旦發現了獵物就好似餓極了的猛虎豺狼,你爭我奪,一會兒沖出水面,一會兒速潛水下,幾十條聯合作戰,把海面攪得浪花飛濺,十分壯觀。
在70年代以前,近岸拖釣馬鮫魚有兩種技法。一種是用人工搖櫓和劃側槳追趕馬鮫魚群拖釣,另一種是岸礁拖釣。因當時釣具性能所限和網具剛剛興起,馬鮫魚數量在當時特別多,1000-2000克重的馬鮫魚屢見不鮮,有時還能釣到5000克或更重的特大馬鮫魚。
那時人們在靠海的山上或海岸邊發現海中有成群馬鮫魚追食小魚的浪花時(當地漁民稱之為“起排”),漁民就會馬上駕駛小船升帆或搖櫓出海拖釣。小船上比較狹窄,甩馬鮫釣組算得上是一門硬功夫。不但甩得要遠,更重要的是準確性。
另一種是岸礁拖釣馬鮫魚,潮水時效果非常好。在太陽還沒升起時,人們就摸黑上路奔向岸礁,在礁石上輔上雨衣或方布(以防掛礁石亂線),組合好釣具。這時餓了一晚的馬鮫魚覓食最旺盛,因此也是岸礁拖釣的最佳時機。
那時不論船釣或岸釣甩拖工具都是一樣的,用的是一根100米長的尼龍線,線徑是0.7-0.8毫米,系上一個轉軸,連接80-100厘米長、0.3-0.4毫米粗的細鋼絲,最后系上一把馬鮫魚鉤。別小看岸礁拖釣,一個潮水時間能釣上十幾條
70年代以后,隨著網具的不斷改進和興起,大型捕撈漁船的增多,一些漁民和團體不顧海洋漁業資源的保護,一心只顧產量和現金。他們的錢包鼓了,而海洋漁業資源卻枯竭了。因此,馬鮫魚能沖破重圍游到近海的情況與之前相比少了許多,特別是大馬鮫魚已經很少見了。用船拖釣馬鮫魚基本銷聲匿跡了,但是岸礁甩拖馬鮫魚還是經久不衰,雖然釣上的一般單尾重在250-1000克左右,但是從鲅魚咬鉤至拖釣上岸的搏魚全過程,卻能每個海竿甩拖,并且釣組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下面向釣友們介紹一下釣竿、釣組、釣點、釣餌的選擇;
一、釣竿
可用長3.6米的普通海竿(船用竿可短0.6-0.9厘米)。繞線輪可選不同品牌中號(4000號)以上的即可。主線多選用國產線徑0。6毫米,長度長100米的漁線,或選購進口的編織線。
二、釣組
1)古今組合釣組:
用一根長100-150厘米的聚乙烯(直徑0.3厘米)編織線或尼龍線(直徑0.6毫米)做腦線,頂端系一個轉軸,并分別連接兩把各子線長35厘米,線徑粗0。6毫米,國產302-301號或進口17-20號鉤。尾端連接一把馬鮫魚鉤,保留原來的一把鉤,同時又增加幾把鉤變成串鉤。
2)改革后專用釣組:
用一根長100-150厘米的聚乙烯編織線(直徑0.3厘米)或尼龍線(直徑0.6毫米)做腦線,頂端系一個轉軸,并連接三把各子線長30厘米,線徑0。6毫米,國產302-301或進口17-20號鉤,尾端連接150克-200克墜子,每串鉤的數量可多可少。如果鉤號再小兩個號,不但能釣馬鮫魚還能釣鮐魚,真是一舉兩得。
三、釣餌
1)用六線魚切割成釣餌,是大連地區常用餌。切成頭寬尾尖,皮肉厚0.5-0.7厘米,條長8厘米,成柳葉形狀。
2)另外選用進口的仿真餌,效果也不錯。
四、釣點的選擇
1)釣點最好選在離岸不遠的島礁,因為那里水深流急,不但是小魚聚群的理想地方,也是馬鮫魚覓食必經之路。
2)潮水應選擇在漲潮3小時以后,落潮3小時之前。
3)每天的拖釣時間最好選擇在早晨太陽剛剛升起,盡量趕早不趕晚。
4)選擇流口處,最好觀察有小魚成群游動或竄出水面的地方。
5)選擇一個風平浪靜的天氣,有利于觀察馬鮫魚活動情況更好。。
五、拖釣技法
1)當釣組甩出落水后,應待1-3秒鐘左右立即收竿。
2)收線速度不宜太快,一秒鐘搖線不超過一圈為基本速度。
3)在甩數竿無魚的情況下,可采取釣組落水后再延長墜子下沉時間2-3秒試釣。
4)也可采取收線途中停頓一秒鐘再繼續收線方法誘魚。
5)當中魚時,自始至終收線不要太快,并保持主線不要緩松,防止跑魚。
- 上一篇: 磯釣晃餌的魚類視覺判斷與進食行為
- 下一篇: 海筏釣點與潮汐的相關因素探討
猜你喜歡
- 2018-01-04 海鱸的習性分析與釣海鱸的的技巧
- 2018-01-04 夏秋季灘釣梭魚的技巧要點
- 2018-01-04 漫談海釣之礁石區釣底玩法
- 2018-01-04 淺談出海船釣的釣具裝備及釣法
- 2018-01-04 漫談浮游磯釣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技巧(一)
- 2018-01-04 漫談浮游磯釣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技巧(二)
- 2018-01-04 漫談浮游磯釣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技巧(三)
- 2018-01-04 漫談海釣黑鲪的岸釣技巧(上)
- 2018-01-04 漫談海釣黑鲪的岸釣技巧(下)
- 2018-01-04 淺談海岸礁石釣黑黃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