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海釣
在近海釣作釣時大部分都會采用底釣法,底釣,只能釣取底層魚,如鰈、鲆、鲬、鰕虎等魚和低層魚,如鯛、黃、黑等魚。海邊這部分魚一般個體較小(一般重一二百克)而密度較大。對于時而光顧近海覓食,且個體較大(一般重一二千克)的上層魚,如鯔、梭、鲅等魚,則很少釣獲。
筆者在多年的海釣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即每年秋高氣爽、風平浪靜的日子,成群結隊的各種小魚游弋于近海岸,數量之多能改變海水顏色。有時眾多小魚會突然間躍出水面,在陽光的照射下形成一道銀白色的魚墻,成了浮釣法,方能將其擒獲。具體要求是做好三篇文章。
第一是做好漂、墜的文章。
因這部分魚是上層魚類,一般只在海水的上層覓食。傳統底釣對其根本不起作用。這就要求必須在釣組上加浮漂,且浮力能夠將整個釣組帶至海水上層,進入上層魚的活動范圍。
傳統釣法為了增加上魚機率,釣組一般上系3——5只鉤,鉤距30厘米,整個釣組長度在80——130厘米。為了能使釣組拋投得遠一些,魚墜一般在130克左右,這就造成了釣組又重又長的缺陷,一般漂子的浮力是不夠的,因此迫使我們改130克的大墜為80克的魚墜。80克重的魚墜在拋投中顯得重量不夠,再加上一個大漂增加了空中阻力,造成了拋投距離不夠,我們又改一漂為兩漂。
前漂大一些,要求能將魚墜浮起,后漂小一些,要求將釣組帶起。這樣可大大減小大漂阻力,且能使整個釣組水平浮起,多鉤都處于上層魚的覓食范圍,增加了上魚的機會。
第二是做好鉤、餌的文章。
魚鉤要換成較大一點的。過去釣海邊小魚一般用“丸セ”9號鉤,釣上層大魚要改為“丸セ”13號左右的鉤為宜。且腦線要稍粗一點,改以往直徑為0.2毫米的為0.3毫米的,最好套上細塑料管,防止被魚咬斷。可以用細塑料電線將中間的細銅絲抽掉套在腦線上。魚餌最好用海邊漁民打撈上來的活小魚,從其背部中間穿入,尾部背上方穿出,稍露鉤尖,不要刺破內臟,盡量保持其鮮活狀態。也可以用整條海蚯蚓疊成幾段后穿在鉤上,并盡量保持活性。另外也可以用擬餌垂釣,不過要不斷地拽動,以引逗魚兒吞鉤。
第三是做好釣點的文章。
在具體施釣中,重要的是盡力將鉤餌拋至大魚出沒的地方,并停留5——10分鐘。如果無魚問津,要收回釣組重新拋投。有時會在回收鉤餌的過程中中魚。如果海邊有漁民整理養殖品時,也可以將鉤餌拋至海水中存放養殖籠的旁邊,或者海水渾濁處,常能釣到較大家伙。拋竿時最好是順風拋投,這樣,一可以將釣組投得遠一點,達到理想的釣點;二可以讓風力將釣組刮向遠處,達到想遠投而又投不到的地方。并且可以用收拉主線的辦法使釣餌不斷處于大魚出沒處,使主線始終處于收緊的狀態,一旦魚中鉤,竿梢反應更加明顯。如果碰到逆風而釣,只有采取不斷拋投,不斷收緊主線的辦法,防止浮漂帶動釣組偏離釣點。
以上在近海浮釣辦法只在有大魚出沒的地點和時間使用。幾年來,年年都用過此法,并都有過收獲的驚喜
- 上一篇: 六線魚的習性及施釣選位與釣具釣法的選擇
- 下一篇: 輕磯海釣石鯛魚的攻略(裝備、釣位、釣法)
猜你喜歡
- 2018-01-04 海鱸的習性分析與釣海鱸的的技巧
- 2018-01-04 夏秋季灘釣梭魚的技巧要點
- 2018-01-04 漫談海釣之礁石區釣底玩法
- 2018-01-04 淺談出海船釣的釣具裝備及釣法
- 2018-01-04 漫談浮游磯釣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技巧(一)
- 2018-01-04 漫談浮游磯釣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技巧(二)
- 2018-01-04 漫談浮游磯釣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技巧(三)
- 2018-01-04 漫談海釣黑鲪的岸釣技巧(上)
- 2018-01-04 漫談海釣黑鲪的岸釣技巧(下)
- 2018-01-04 淺談海岸礁石釣黑黃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