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
常見的卵胎生魚類有孔雀魚、劍尾魚、月光魚、瑪麗魚、蚊魚、鶴嘴魚等。卵胎生是指魚卵在雌魚的泄殖腔內受精。 受精卵通過吸收母親自己的卵黃囊在母親體內發育。 成熟后,活幼蟲在雌魚體外產下。 卵胎生淡水熱帶魚一般對水質要求不高。 它們能很好地適應飼養水的PH值和硬度,并能忍受較低的溫度。 同時,該類魚對顆粒飼料、淡水蚤及各種飼料不產生抵抗力。 要求很多,可見這類熱帶魚是最容易飼養和繁殖的。 因此,大多數初次接觸熱帶魚的愛好者都是從飼養卵胎生熱帶魚開始的。
孔雀魚原產于委內瑞拉、圭亞那、西印度群島、巴西北部和南美洲其他地方。 它們作為觀賞魚被引入新加坡、臺灣和中國大陸。 它們現在繁衍生息,分布在一些熱帶地區的河流、湖泊、沼澤和溝渠的下游。 其野生棲息地多種多樣,主要分布在淡水盆地和湖泊中。 孔雀魚繁殖能力強,能忍受污染水域,群居性強。 孔雀魚性情溫和,可以與性情溫和的中小型熱帶魚混養。 它們通常活潑好動,但孔雀魚的壽命很短。 目前基本分為禮服馬賽克、草尾、劍尾、金屬、蛇王等幾個基本品種。 孔雀魚是小型雜食性魚類。 由于孔雀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極強,幾乎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孔雀魚的身影。
中文名:孔雀魚
外文名:guppy()
別名:鳳尾魚、彩虹魚、百萬魚
分布區域:委內瑞拉、圭亞那、西印度群島等地流域
適用水溫:22~24℃
PH值:~
食物:水蚯蚓、水蚤和合成餌料
性情:性情溫和,可與小魚混養
外觀特點:
孔雀魚長4到5厘米,是最容易飼養的熱帶淡水魚。 其色彩豐富、形態多樣、繁殖力強,深受熱帶淡水魚養殖者的喜愛。 尤其是繁殖的后代會產生許多與親魚顏色、形狀不同的魚種。 雄魚和雌魚之間有明顯的差異。 雄魚的體型只有雌魚的一半左右。 雄魚體色豐富多彩,尾巴形狀多樣。
孔雀魚體型修長,尾鰭極其美麗。 成年雄魚長約3厘米,體色鮮艷,有淡紅、淡綠、淡黃、紅、紫、孔雀藍等,尾巴約占體長的2/3,有1個。尾鰭上有-3 排。 整齊的黑色圓點或大的彩色圓點。 尾鰭形狀有圓尾、旗尾、三角尾、火炬尾、琴尾、齒尾、燕尾、裙尾、上劍尾、下劍尾等。成年雌魚體長可達5
-6厘米,尾占體長1/2以上,體色比雄魚土褐色,尾鰭鮮藍色、黃色、淺綠色、淡藍色,散布有大小不等的黑點。 這條魚的尾鰭很有特色,游動時就像一把小扇子在扇動。
生活性別:
孔雀魚適應性強,最適生長溫度為22-24℃。 喜微堿性水,食性廣泛,性情溫和,活潑好動,可與其他熱帶魚混養。 孔雀魚飼養起來很容易,但要獲得顏色鮮艷、體形優美的魚,從魚苗階段就需要廣闊的水體、較多的水草、新鮮的餌料、合適的水質等環境。 孔雀魚在4到5個月大時性腺就已經成熟,但繁殖能力很弱。 在水溫24℃、硬度8度左右的水中,每月可繁殖一次。 每次產出的魚苗數量根據魚的大小而異,少則5尾以上,多則70至80尾。 當雌魚的腹部腫脹、凸出,肛門附近出現明顯的黑色胎斑時,就是臨產的征兆。
孔雀魚是卵胎生魚類的代表。 由于其周期性生產力,它贏得了“百萬魚”的稱號,因此經常成為初次觀賞魚飼養者家中的常客。 早期的孔雀魚主要從東南亞進口,產于中國南方。 兩者的共同特點是對水質硬度要求較高,而且都是室外栽培。 因此,它們充分受到了陽光的洗禮,所以它們的顏色特別絢麗。 雖然孔雀魚一開始被各界接受,但給人留下的悲慘印象是與其他魚種混養,價格便宜,容易捕殺。 因此,雖然國內觀賞魚的發展已有數十年的歷史卵胎生魚,但孔雀魚幾十年來卻一直生長得無影無蹤。 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這期間,雖然也有過幾波推廣孔雀魚的行動,但總是因為天時地利的各種條件不相容而以徒勞而告終。 主要原因是國內觀賞魚產業經過幾十年的高度發展,已經到了瓶頸。 因此,在這一波倡導活動之下,終于得到了各方的響應,讓孔雀魚在觀賞魚行業中建立了一個新的領域。 孔雀魚往往是初學者養的第一個魚種,但也往往是養了幾十年魚的人開始飼養的魚種。 這種現象正好說明了孔雀魚易于理解、難以掌握的特點。 難怪它能讓人如此癡迷,以至于愿意放棄除孔雀魚以外的所有魚類。
生長和繁殖:
孔雀魚是卵胎生魚類。 其繁殖力強,性成熟早。 幼魚經過3-4個月的飼養就進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后代。 性成熟的早晚與水溫和飼養條件密切相關。
飼養孔雀魚時,要選擇較大的水族箱,水溫保持在26攝氏度。 -,同時需要種植一些水草,然后按照1公4母的比例添加親魚。 魚發情后,雌魚腹部逐漸膨大,出現黑色胎斑; 此時雄魚不斷地追逐雌魚。 當雄魚的交配器插入雌魚的泄殖腔時,精子就會排出,進行體內受精。 當雌魚胎斑變大變黑、肛門突出時,即可將其撈入另一個水族箱等待分娩。
等待箱內的溫度應比原水溫高1至2度。 箱底應放置苔蘚或水草,為小魚提供庇護。 雌魚產下后,應立即撈出,以免吃掉幼魚。 或者用塑料布形成漏斗狀的隔離墻,侵入水體,將幼蟲雌魚放入漏斗內,使幼蟲游完后從漏斗下的孔落入漏斗外的水體中。幼魚出生后,雌魚將無法吃掉幼魚。
孔雀魚每月產仔一次,視雌性體型大小而定,每次可產下10-120只幼蟲。
- 上一篇: 野外垂釣鯽魚的線組怎么搭配?鯽魚怎么選擇
- 下一篇: (釣魚技巧)鯽魚的用途和觀賞的區別!
猜你喜歡
- 2024-01-14 卵胎生魚類的繁殖方式跟別的魚不一樣
- 2023-12-21 卵胎生魚 我國發現兩億萬年前“多飾維納斯魚”
- 2023-12-21 卵胎生魚 科學通報:我國發現兩億四千萬年前多飾維納斯魚
- 2023-12-11 卵胎生魚類有哪些特點?
- 2023-12-11 卵胎生魚類名稱及圖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