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魚視頻 > 四海釣魚 > 裝備發燒友
說起在湖泊水庫釣鯉魚,曾經有釣友問我:“為什么感覺魚斷斷續續地咬鉤?” 我說:“恭喜你,你的釣點可能正好在鯉魚的洄游航道上。”但提問者又問:“那我在魚道里釣魚,為什么有時釣到的魚多,有時釣到的魚卻少?”連東西都抓不到嗎?”
這個問題有點普遍。 感覺很多釣友其實并不了解什么是魚洄游。
俗話說:“動物有自己的路,魚有自己的路”。 即使是在高空飛翔的鳥類,也有自己固定的飛行路線,這涉及到動物的一種有節奏的習性。 我們俗稱魚類的洄游行為為“洄游”。 洄游是魚類的一種分組性、定向性、周期性的洄游行為。 這是魚類從一個生命基地轉移到另一個生命基地的過程。 這是魚類從一個生命基地遷移到另一個生命基地的過程。 在生命的某個時期尋找自己所需要的特定環境的行為也稱為“習慣”。 魚類的洄游從生物學分類上可細分為三大類,即:越冬洄游、生殖洄游和攝食洄游。 這是魚類洄游的三個常見概念。 魚類的洄游分為長距離洄游和短距離洄游。 長距離洄游魚類以鮭魚為代表,一次洄游可達數百米甚至數千米。 短距離洄游的魚類,例如湖泊、水庫中的鯉魚,都有這種習性。
我們先來看看鯉魚的冬季洄游。
所有湖泊、水庫均分為上游和下游。 上游水淺,下游水深。 毫無疑問,越冬的鯉魚是在初冬之前從上中游洄游到下游深水區越冬的。 這是常識。 ,幾乎所有釣魚人都知道。 但第二年春天,魚在哪里呢? 有人會說:“我們當然要向湖庫區上游遷移”。 這種說法在理論上是正確的,但在實踐中卻并不完全如此。 2013年5月中旬,鄰居的一個小伙子開車到流峰湖辦事,撿到了一根鯉魚竿。 中午時分,我到達了水庫上游。 15:00接到電話,說鯉魚沒有咬鉤,只釣到了一些大白魚。 他問我:“天氣這么好,鯉魚怎么不張嘴呢?” 我建議他去水庫下游試試。 他試了一下,說道:“上游是一片淺灘,該不會是‘春釣灘’吧?” 幾乎所有的漁民都蹲在上游。 我勸他說只是玩玩,不如去下游試試看,并讓他回來給我一條鯉魚。
夜幕降臨,小伙子回來了,帶來了6條5-6斤重的大湖鯉魚讓我摘。 他一臉高興,又后悔自己弄斷了自己帶來的兩條主線,不然他會更高興。 然后他問我:“為什么冬天天氣這么暖和,鯉魚還呆在深水里呢?”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還得從鯉魚的越冬洄游說起。 魚類的越冬行為是什么? 變暖! 魚是溫度變化的動物。 鯉魚在水下越冬。 為什么他們會尋找更深的坑或巖石來采集? 水下的坑里會多一點熱量,鯉魚能感覺到石頭吸收的熱量。 溫度對于鯉魚來說極其重要。 因此,早春時節,魚的保暖是第一要務。
六峰湖地處深山,湖水常年低溫。 即使在七、八月份,湖上游最高氣溫也只有22℃。 每年五月中旬的這個時候,六峰湖結冰的時間只有幾天。 更何況,六峰表面的冰并不會自然融化。 相反,季風會掀起波浪。 大塊的浮冰在風的作用下相互碰撞。 大塊變得更小,小塊分別融化。 因此,這個時期,六峰湖上下水體形成對流,水下溫度比寒冷的冬季要低。 此時魚的體溫是一年中最低的。 它們哪里有力量向上游長距離遷徙呢? 因此,它們被迫調整體溫,于是鯉魚就地游到了越冬棲息地。
五月下旬,鯉魚上市的時候,隔壁小伙子邀我去六峰湖釣鯉魚。 我們中午出發,騎著摩托車來到流峰湖82公里處(水庫下游,小伙子上次釣魚的地方)。 此時已經是下午15:00了。 年輕人把車停了下來,我卻沒有站起來。 年輕人追上來,問道:“我們可以在淺灘釣魚嗎?” 我說:時間還早,我們現在去水庫中段釣魚吧。 然而,當我們到達庫區水域時,卻看不到一個漁民。 年輕人有些疑惑,要求去一趟。 逆流而上看看,然后騎行逆流而上。 我先做了少量的窩,搭起帳篷,上面鋪上防潮墊,挖洞,埋盆。 我花了一個小時準備,掛餌放下魚鉤,稍稍停頓了一下,竿上的一條湖鯉魚重約1000克。 又等了一個小時,隔壁的男孩回來了,我釣到了大大小小的鯉魚8條。
顯然,5月下旬期間,東北吉林、黑龍江等北緯43度以上地區(北緯43度以下及遼寧地區除外),大中型水庫捕撈鯉魚不適宜在淺灘釣魚。 這期間,鯉魚仍然是追溫洄游,追溫洄游與生殖洄游的明顯區別在于,追溫洄游是漸進的,與追求餌料同步。 在水下饑餓了一整個冬天的鯉魚,沿著近岸逆流而上,食物沉積到哪里,它就會在那里停留幾個小時或十幾個小時。 然而,真正一路上到淺灘的鯉魚正處于繁殖階段。 不僅是溫度,水流也是刺激鯉魚性腺成熟的重要因素。 一。 因此,鯉魚群可能就在手竿夠不到的河床上。 而且,進入第一繁殖階段的魚類正在逐漸將體內的鋅元素轉移到卵中。 少張嘴甚至不張嘴都是正常現象。 這也是整個春季乃至春夏之交都要用魚的原因。 海竿釣不到鯉魚的原因。
鯉魚的繁殖洄游會選擇水庫上游作為立足點。
鯉魚繁殖第一期,魚群很少集體尋找餌料。 繁殖一期后,個別鯉魚偶爾可以在早上和晚上張口。 東北很多大型水庫都會在魚類繁殖后期關閘蓄水,人為地為魚類產卵創造條件。 淡水魚的繁殖離不開水流和水生植物。 就像海水中的魚在滿月潮汐時將卵產在近海一樣。 有時,產卵的鯉魚就在漁夫的腳下,但魚不會注意它們。 魚鉤上的餌料在產卵后大量上鉤。 饑餓的鯉魚對食物并不挑食,會就地瘋狂搶食。
- 上一篇: 水庫釣大鯽魚釣位怎么選?如何選好?
- 下一篇: 撕開哺乳動物皮毛肌肉的巨骨舌魚
猜你喜歡
- 2023-11-20 撕開哺乳動物皮毛肌肉的巨骨舌魚
- 2023-11-20 水庫釣大鯽魚釣位怎么選?如何選好?
- 2023-11-20 玻璃鋼和碳素魚竿區別 英國釣翁的幾種常見做法,你知道嗎?
- 2023-11-20 海豚被海水沖回沙灘,或因海上風浪太大!
- 2023-11-20 去菜場買本土物種放生,可以嗎?
- 2023-11-20 碳素釣竿性能上比純碳素更優越,你知道嗎?
- 2023-11-20 230頭被困動物中最有可能活來下幾個
- 2023-11-20 正確地綁魚線和魚竿的挑選與檢查選擇與準備
- 2023-11-20 有些人為啥專放生泥鰍、蚯蚓是否有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