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魚視頻 > 四海釣魚 > 裝備發燒友
編輯| 漁業研究會
最新首發| 了解最新水產養殖知識,關注:水產研究會
水產養殖研究會,水產養殖、病害防治、水質調控、技術交流、生態養魚、養蝦、養蟹、健康漁業,您值得信賴的水產幫手。 282 原創內容
沒有公開
動物性餌料營養全面,適口性好,是甲魚喜愛的食物。 如果動物飼料與配合飼料適當搭配,不僅可以節省配合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而且可以彌補配合飼料中某些營養素的不足,特別是必需氨基酸的不足,從而提高飼料的利用率。提高蛋白質的利用效率,促進龜的生長。 快速增長。
1.水蚤
水蚤俗稱“紅蟲”,干物質中含蛋白質60.4%,脂肪21.8%,多糖1.1%,灰分16.7%,還含有大量維生素A和鈣。 它是幼龜最喜歡的誘餌。
人工養殖水蚤可在土池或水泥池中進行,池面積10~100平方米,水深50~80厘米。 栽培前,用生石灰清池,殺死水蚤(水蜈蚣、藻類昆蟲、蝌蚪、魚蝦等)。 藥效消失后,即可收集水。 水必須通過80目篩網。 過濾以消除有害生物。 不宜一次性注入過多的水。 當水中微藻繁殖達到一定濃度后,逐漸增加用量。 收水后施發酵畜禽糞便,施肥量每立方米2公斤左右。 同時添加水蚤種子,每立方米30至40克。 一般每周施一次有機肥,每次每立方米水用量0.5公斤左右。 一周后水蚤就會大量繁殖,再過一周就可以收獲了。 收獲方法是等投喂食物后,大量水蚤浮在水面上,然后用100-120目篩絲制成的手網或錐網在水中反復拖曳,即可捕撈。每1到2天出一次,每次獲得20%到30%。 一般每立方米水每天可產生800克左右的水蚤。
栽培過程中要經常注意是否有冬卵個體,幼蟲是否較多。 如果冬卵個體多或幼蟲數量少,則表明繁殖力低。 繁殖力低的原因有很多,如食物不足、水溫過高、水質惡化、衰老個體過多等,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 如果培養箱中發現絲狀綠藻或團藻,應設法將其清除,或使用藥物清潔培養箱,然后重新培養。 用于接種的跳蚤品種最好在專門的池塘中培養,以確保接種時有足夠數量的健康跳蚤品種生長良好。
2. 蚯蚓
蚯蚓干物質的粗蛋白含量約占50%~67%,高于豆粕和肉骨粉。 與優質魚粉、干蠶蛹相似。 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也比較理想,還含有大量的必需氨基酸。 、維生素、生物堿、鈣、磷等礦物質。 蚯蚓還具有適口性好、誘食力強的特點,是甲魚的優質蛋白飼料。
人工飼養蚯蚓應在潮濕、陰涼的地方進行,場地大小不受限制。 龜養殖場可因地制宜,利用荒地或塘角進行人工養殖。 將馬糞、牛糞、羊糞或其他畜禽糞便添加到干草的30%中,混合均勻,然后堆肥并完全發酵。 調整好濕度后,在選定的位置鋪成長方形,寬度1~1.2米,厚度15米。 厘米以下,然后均勻撒入大平2號蚯蚓種子(含卵繭),每平方米2萬至3萬粒蚯蚓種子,并覆蓋5厘米厚以下的土層。 每天澆洗米水1~2次,保持含水量60%,每10~15天添加發酵糞肥,保持溫度在20~28℃。 栽培10多天后即可收獲。 在收獲過程中,腐殖質層被暴露出來,大多數蚯蚓聚集在底部。 取出一些蚯蚓后,補充一些分解的有機物,幾天后即可繼續收獲。 采收后,用熱水燙一下,切成寸段,然后喂食。
人工飼養蚯蚓時應注意:①培養基必須肥沃; ②與蚯蚓直接接觸的肥料不宜使用易發高熱的肥料,以免高溫導致蚯蚓逃逸或死亡; ③保持一定的濕度,不要使土壤過于干燥。
3.黃粉蟲
黃粉蟲又稱黃粉蟲,是一種蛋白質含量高、繁殖力強、飼養方法簡單的動物飼料源。 蛋白質含量占干重的48%~54%,高于雞蛋、牛、羊肉等常規食品。 動物性食品,易于消化吸收,并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
黃粉蟲適應性強,人工飼養技術簡單。 可在多層立體木箱中養殖,省工省料,養殖成本低。 卵孵化、幼蟲、蛹、蛾應分開飼養,不同齡期的幼蟲也應分開飼養,以免互相殘殺。 根據黃粉蟲的生長狀況,及時添加飼料。 飼料主要為麥麩、玉米面、豆餅、胡蘿卜、菜葉、瓜皮等,溫度保持在25~30℃之間,濕度為50%~80%。 夏季,氣溫高,水分容易蒸發。 可以在地面上灑水以降低溫度并增加濕度。 梅雨季節,濕度過高,飼料容易發霉。 應打開窗戶通風。 冬季天氣寒冷時,應關閉門窗,使房間溫暖。
無論是幼蟲、蛹還是成蟲,都可以作為龜的活食和干糧。 幼蟲從孵化到化蛹大約需要3個月的時間。 在此期間,個體幼蟲從幾毫米長到30毫米。 可以直接喂給龜,也可以與配合飼料混合飼喂。 過量生產的黃粉蟲可以曬干保存。
4.蛆蟲
蛆是蒼蠅的幼蟲,營養完整,蛋白質含量高。 干體含蛋白質62%、脂肪13.4%、多糖15%、灰分6.6%。 用蠅蛆喂養的甲魚生長快,對養殖水質污染小。 飼養蠅蛆的原料來源廣泛,只需副食品下腳料、畜禽糞便等,設施簡單,成本低,效率高。
飼養蠅蛆,可用磚砌高20厘米、面積1~3平方米的蛆飼養池,或在竹、木框架上用塑料托盤飼養蛆。 蛆飼料的來源廣泛。 麩皮、酒槽、豆渣、畜禽糞便等均可作為蛆飼料。 畜禽糞便必須完全發酵后方可使用。 一般1公斤麩皮可產鮮蛆0.5公斤,雞糞3.5~4公斤可產鮮蛆0.5公斤。 使用時需加水并攪拌均勻。 濕度應控制在60%至65%; 如果使用酒槽或豆渣,半干濕料使用時無需加水即可培養。 具體操作方法是:將麩皮、酒槽、豆渣或畜禽糞便倒入水池或盤中。 厚度一般為5~10厘米。 夏季氣溫高時,蛆料宜薄一些。 相反,冬季氣溫高時,蛆料宜薄一些。 較低時可適當加厚蛆料。 加入蒼蠅卵并攪拌均勻。 注意不要讓蠅卵暴露在蛆材料表面,以免因失水而失去活性。 培養溫度保持在25-35°C。 培養幾天后,培養物的溫度下降,體積縮小。 應根據幼蟲的數量和生長情況及時添加新鮮蛆料。 培養4~5晝夜,幼蟲重20~25毫克時即可收獲。 利用蠅蛆的畏光特性,我們將其收集并除去表面的蛆物質,留下少量的蛆物質和大量的蠅蛆。 分離出來的蠅蛆可直接飼喂,也可在200-250℃烘烤15-20分鐘,干燥后加工成蛆粉,用于替代飼料中的部分魚粉喂養。
5.幸運蝸牛
福壽螺新鮮食用部分的蛋白質含量為29.3%,還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多種礦物質。 福壽螺個體大、生長快、繁殖力強、產量高。 一般每平方米可生產2至3公斤。
蘋果螺對養殖條件要求不高,可在魚塘、溝渠、水深1米以下的低洼地區飼養。 蘋果螺主要吃植物性青飼料,也吃麥麩等精制飼料。 人工養殖福壽螺需要掌握:
(1)在養殖水域中高出水面30~50厘米處插入一些竹片、木棍等,供其吸收、產卵、繁殖;
(2)整個飼養階段,特別是幼螺階段,不能間斷飼養。 飼料必須新鮮,不得變質。 晚上投喂為宜,每日投喂量為螺總重的10%左右;
(3)養殖水域需要淡水。 如果沒有經常注入微流水的養殖池,最好每3至5天沖洗一次;
(4)幼螺飼養2~3個月后,當能區分出雌雄個體時,有條件的可將雄螺和雌螺分開飼養,以提高成年螺的產量;
(5)當水溫降至12℃左右時,必須進行越冬養護工作。 越冬有兩種類型:干越冬和濕越冬。 干法越冬:先將螺撈起,用清水沖洗干凈,放入室內晾干3~5天,除去碎殼和死螺,然后裝入紙箱越冬。 包裝時,為了給蝸牛創造一個干燥的環境,防止擠壓,可在一層紙屑或刨花上放一層蝸牛,然后扎緊,放在2~3℃通風干燥的地方。 °C。 明年水溫升至15℃以上時,將蝸牛放回水中,蝸牛就會伸出頭和腳四處走動、尋找食物。 濕越冬:在室內空閑的地方搭一個水池,將螺放入池內,保持水溫在4℃以上即可安全越冬。 在我國南方,它們可以直接在養殖池中越冬。
另外,甲魚養殖場可以采用“蔬菜-螺螄-甲魚”的方法,在甲魚池中養殖螺螄。 一只10公斤重的蝸牛一年可產下50萬只以上的小蝸牛。 體型龐大、殼堅硬的成年螺,龜很難捕食,但不斷繁殖的幼螺,正是龜喜歡吃的餌料。
6.昆蟲
夏季和秋季昆蟲較多。 可在龜池水面以上20~50厘米處懸掛一盞20瓦黑光燈吸引昆蟲,并在龜池兩側安裝三塊寬度為25厘米、長度與燈管相同的玻璃板。燈管。 飛蟲與玻璃板碰撞后,可彈入池中供烏龜進食。 每隔5米安裝一盞黑光燈,無雨無風(或微風)時每晚可吸引昆蟲1~2公斤。
猜你喜歡
- 2023-11-20 人工養殖蚯蚓的養殖方法有哪些?蚯蚓養殖的方法
- 2023-11-20 Nature封面長論文首次完成海馬全基因組數據分析
- 2023-11-20 釣魚線組竿稍綁法圖解,主線和桿梢打結方法圖解
- 2023-11-20 (釣魚技巧)春季釣大魚的必備武器——磯竿
- 2023-11-20 浙江農民捕獲最大黃鱔長達1.5米/重36斤
- 2023-11-20 (閨蜜體驗團)棉線結(一杯)
- 2023-11-20 釣魚人可以不會綁鉤,不過綁是個技術活
- 2023-11-20 滿籃不受百錢直的實心竿稍有對比
- 2023-11-20 池塘中體質無傷的成鱔留種專池培育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