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技巧
2次調漂找底
- 2次調漂找底
二次調漂找底是釣魚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其主要步驟如下:
1. 首先確定單次調漂的釣目。這需要將浮漂向下的力度減小,直到浮漂開始露出水面為止,然后再將浮漂的目數進行調整,直到找到合適的目數。這個過程需要不斷嘗試和調整。
2. 進行第一次釣組定位。將浮漂固定在水中某一深度后,需要進行第一次的釣組定位,即確定鉛墜的重量,使魚鉤、魚漂能穩定地立在水中某一深度,不再隨水深的變化而變化。
3. 第二次調漂。將浮漂的目數再次進行調整,直到再次找到合適的目數。這個過程需要不斷嘗試和調整浮漂的位置和重量。
4. 進行二次找底。將浮漂向上移動一定距離,再次確定水底的目數是否與之前一致。如果不同,則需要再次調整浮漂和釣目的位置。
通過以上步驟,可以確保浮漂和釣組的位置穩定,并且能夠準確地反映水底的狀況。這對于釣魚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水底的狀況會直接影響魚兒的咬鉤情況。
- >
第一次調漂。空鉤調漂時,主要觀察調目和線組搭配對浮力大小的影響。根據目標魚體型大小、吃餌程度,確定調目。比如,調目設定為4~6目。此時雙鉤在水底基本是躺底的,但子線有一定彎曲弧度,雙鉤間距大時,子線彎曲程度也大,反之則小。然后,用大于調目的小鉛或不加鉛皮,使整個線組形成一個整體,墜子到底、鉤尖朝上的懸浮狀態拋投出去,調整釣目,讓雙鉤在水底完全躺底。此時釣目越小,雙鉤越接近水底。
第二次調漂。雙鉤到底后,觀察兩鉤是同底還是異底,可通過加減鉛皮或調整釣目實現。然后,掛雙餌找底。雙餌到底后,觀察子線是彎曲還是筆直的,判斷是釣鈍還是釣靈。如果子線筆直且觸底,說明可以釣鈍一些;如果子線彎曲且觸水底部分有阻力,說明可以釣靈一些。
注意不要盲目加深水層。在找底之后,如果發現浮漂動作不明顯,不要急于加重鉛或加深水層。此時,應觀察漂相或微調釣目,找出有動作的餌料吃水后的情況,再考慮如何加深水層。
注意根據季節和時段調整釣目。在春季或秋季,魚一般都在淺水區活動,可以適當地提高釣目;在冬季或早晚時段,魚一般都在深水區活動,可以適當的降低釣目。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2次調漂找底釣友之家 適合夏天釣魚的地方,更多2次調漂找底分享怎么釣魚和釣魚技巧相關內容請關注釣魚人的網站http://www.dmg-elevato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