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巧
前次外出垂釣,采用的是磯竿搭配滑漂,同窗好友抵達后,魚兒接連上鉤,而我卻一直未能有所收獲。隨后,我對釣具的線組稍作改動,投擲的距離隨之增加,且投擲的準確性也得到了提升,同時線組的靈敏度也有所增強。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究竟是如何調整線組,使其變得更加靈敏,并且投擲后立刻開始捕獲魚兒的經驗。
這僅代表我個人的淺見,未必適合所有人。今日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先剪一下它的改變是什么制作的方式。
·第二,再講一下我認為它的原理。
·第三,就畫一張圖,圖解一下。
首先觀察一下有哪些改動。這次的改動相當簡單,就是在子線位置增加了一個可活動的鉛墜。安裝了這個鉛墜之后,有哪些優點呢?由于餌料本身較輕,加上鉛墜后,每次投擲都更加抗風,投擲距離也相應增加磯竿線組怎樣更簡單的搭配???,而且基本上每次都能精準命中目標。
接下來,我將對其原理進行闡述,這是我所理解的原理。首先,進行空鉤調漂,調整至一目或一目的半處。由于浮漂的緣故,磯釣時使用的浮漂通常需要較大的吃鉛量。為了實現更遠的拋投,例如這支浮漂,其吃鉛量達到了6.5克,當浮漂露出水面1目或1.5目時,鉛墜的重量為6克,而浮漂本身能承受6.5克,此時只需0.5克的力量“吸力”便足以將鉛墜帶動并吸走。
依據杠桿原理,這是我的觀點。因此,在調整魚漂時,必須保持魚鉤無餌。此時,需將魚漂調整至漂尾所在的位置。隨著調整的進行,漂尾所受的浮力逐漸減小,而動作越小,魚漂的反應就越為明顯。
剛才提到,使用的浮漂重量為6.5克鉛墜,經過調整后,其重量可能降至6克,此時浮漂露出1目或1.5目。在加上子線和鉛墜后進行拋投。到達預定拋投點后,若浮漂露出目數少于1.5目,則表明鉛墜處于懸浮狀態,但子線未必懸浮。而當露出目數在1.5目至2目之間時,意味著鉛墜恰好觸底,可能是處于觸底或懸浮狀態。
繼續將浮漂向下微調,很可能存在一個大約1.5米的范圍,這個區間表明子線可能處于彎曲在水底或平躺于水底的姿態。在子線上添加一個可活動的鉛墜之后,即使鉛墜重量僅為0.5克,也能輕易帶動浮漂。據此,我認為這種調整會使浮漂變得更加敏感,響應速度更快。然而,我的看法可能并不準確,期待各位釣友提出寶貴意見和糾正。
我打算明天再制作幾張滑漂線組的圖解,然后前往野外池塘進行實際垂釣,以便檢驗我的理論是否準確無誤。
今天的視頻就分享到這,感謝大家收看,再見。
- 上一篇: 水藍怎么釣魚最好
- 下一篇: 綁魚鉤線有何技巧?準備材料與穿線入鉤方法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