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釣點
中秋之后氣溫顯著下降,甚至河北個別地區突然有寒流襲來,竟然下起了雪。最近幾次野釣發現,絕大部分釣友都穿上了毛衣,清晨時分還要加個外套,幾個老釣友早早就裹上了羽絨服。人都如此,相信感知水溫變化敏銳的淡水魚已經有所行動。深秋、冬季戶外野釣,講究釣遠、釣深:釣遠意味著長竿,這個時間段基本5.4起步了;但釣深則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有的水域最深處,可能是另個水域的最淺處。那么釣深,又該怎么選擇呢?本文以此為起點,一窺究竟。
深秋、冬季如何選擇揚竿水深
魚有趨溫性,分布身體的測線,感知周圍水體的溫度波動,一旦大幅度下降,則會迅速反饋給小丘腦,在其驅動下,向水溫更高、更接近最適宜水溫的水層游動,這也解釋為何冬季陽光輻射強勁的中午,魚會離底上浮。不過,絕大多數時間,深秋、冬季,鯽魚、鯉魚還是棲息在深水區的水底。那么這些水深到底怎么選擇呢?
科學研究發現,河流、湖泊水下3米的位置,大致可作為水體溫度波動與穩定的分界線:3米以上的水體,與外界受外界冷風、陽光輻射的影響,熱量傳遞、損失迅速,因此水溫隨時有波動、起伏的可能;但3米位置以下的水溫不同,中上水體本身就是一個天然屏障,恰好起到隔絕冷空氣、保溫的效果,因此水溫逐漸趨于穩定,并且隨水深增加緩慢提升。這是魚多棲息在深水位置的關鍵。
如果垂釣水深低于3米,像農村魚塘、河溝、水坑這些水域,一般深度不夠,常低于2米。但魚的趨溫性依然存在,所以這時選擇的釣點,應更注重背風向陽或水草密集的水域。比如水草有良好的遮擋冷風、保溫的效果,并且有一定的植物碎屑殘余,供鯽魚吞食。所以一些大個頭的鯽魚,經常躲藏在水草間隙,不怎么游動,一待就是幾個小時。這時長竿短線釣草洞,驚喜不斷。
如果垂釣水域,有足夠的水深,則建議優先選擇深水區,特別是3米以下的深度。筆者野釣發現,深秋、冬季用長竿斬獲的鯽魚個頭明顯偏大,一些半斤、七八兩的鯽魚,岸邊淺水很難碰到,但在深水卻是大概率事情。需要指出的是,水溫下降,魚呈現出的“群聚”現象,不再像春夏那樣四處游弋,而是逐漸聚集在一起,包括喜歡獨來獨往的鯉魚。魚的天性使然,這些聚集的水域多有溝壑、土坎、凹凸或緩坡,像農田灌溉形成的3角地、水閘前后、深淺交界處等,都是不錯的釣點。避免把釣點設置在水底光滑、整潔的水域,冬季這些水域,難有魚的出沒。
寫在后面:個別時間,需注意釣釣深、釣淺的轉變
所謂的釣無定法,實質是說魚的行為處于變化之中,同理深秋、冬季的魚個別時段也會向淺水靠攏,這時釣邊也有不錯的收獲。深秋、冬季天微亮時刻,魚一整夜幾乎不攝食,但為維持必要的新陳代謝,能量消耗并不少,早已饑腸轆轆。魚在逐食性、趨光性,趁著微弱光線游弋到岸邊瘋狂覓食,如果是老地點,鉤餌入水后不多長時間就會有魚口,且經常遇到大鯽魚、鯉魚。
另外降溫前一天,特別是正在降溫時,空氣溫度低于水溫,用手觸摸河水,常用“溫熱”的錯覺,這時的鯽魚也會圍邊覓食,所以選擇釣近邊,相對的淺水區,尤其是靠近水草的位置,常有不錯的魚情。
原創:老高
猜你喜歡
- 2023-05-24 從立春開始,這些釣鯉魚的黃金位,被錯過很容易撲空!
- 2023-05-24 野釣堰塘如何找魚,堰塘釣怎樣選釣點?
- 2023-05-24 5張野釣實拍圖告訴你:哪里才是釣魚人孜孜以求魚又多的好釣點!
- 2023-05-24 春天野釣時,能有這幾種釣鯉絕學,你就偷著樂把!用過才知道多牛
- 2023-05-24 野釣窩料這樣搭配,釣點魚星不斷,配方送給釣魚人
- 2023-05-24 野釣不會選釣位?老釣友教你用這7張圖找魚窩,建議收藏
- 2023-05-24 磯釣竿作手竿野釣,掌握這幾個技巧,讓你漁獲翻倍,不再跑魚
- 2023-05-24 野釣如何判斷水里有沒有魚?注意這7個細節,滿足一條即可下竿
- 2023-05-24 5種野釣技巧,學會魚乖乖上鉤,讓你上魚不斷,天天爆護!
- 2023-05-24 選釣位就是選“魚窩”,照這4張圖選釣位,打窩后3分鐘就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