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冬釣
秋冬季節相對魚口弱一些,作為一個釣魚的死粉,嚴寒也好、酷暑也罷,豈能擋住我釣魚的腳步,一年四季游走江湖,學會了因地制宜、靈活應用,也是在這樣的季節,今天鄙人就給大家講講此季節比較好用的一“逗釣”法。
總的來說,這個方法讓我在不是太好釣的季節避免了空軍,當然這個釣法對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不過在魚情。
一、主動逗魚
這種操作方式是:將桿子拋出去,等浮漂翻身、站立、下沉,快要到位時(快接近你的釣目時),將魚竿往后輕輕一拉,動作要輕、慢,幅度也要小
這個方式是早幾年的時候野釣經常用的,反正不管魚口好不好,每次拋竿后都會習慣性的拉下桿子,一來可以壓線,二來也可以逗逗魚
二、被動逗魚
這種操作方式與上面不同的地方在于,是等浮漂到位后,再將桿子往后輕輕一拉。
這種逗法現在也經常能看見,無論黑坑還是野釣,沒口的時候大家都喜歡這樣去逗魚,但是很多人抽桿的動作實在太大了,經常把浮漂都給拉沒,弊端我下面會說。
三、帕氏逗魚
帕氏逗魚法其實我很早就開始用了,但是這個名字是看程寧老師的視頻才知道的,包括上面的主動逗魚和被動釣魚分類也是。咱早年釣魚的時候不會將一種釣法分那么細,更不會為此起名,當然起了也沒人理你
帕氏釣魚很多人沒聽過,但卻用過,我覺得是最好的一種逗魚方式
按程寧老師的話來說帕氏逗魚法分小帕、中帕和大帕,說白了也就是一個動作大小的區別。
操作方式是和第一種差不多:等浮漂快要接近你的釣目時(比如你的釣目是2目,那么在三四目的時候開始操作),單手平持釣竿,左右或者上下小幅度不停的晃動,直到出現魚口。
小帕一般是左右晃動魚竿,使浮漂微弱的顫抖;中帕是上下提動魚竿,使浮漂出現上下的點動;大帕就是動作再放大一些
逗魚的原理我想不說你們也能知道,使釣餌變的活動增加魚兒吃餌的興趣。
在現實中的做釣被動逗魚是最多的,有的人覺得用了沒什么效果,那只能說你不會用
首先,我們不講什么分類,就按動作幅度來區分這樣簡單點,你一定要知道一點:如果你窩子里魚兒很多且活性比較高,那么你逗魚的動作可以大一些,頻率也可高一些;如果你窩子里魚只有兩三條且開口欲望不強,那么逗魚時動作一定一定要小,頻率也不能太快
很多人在黑坑偷驢的時候,浮漂剛到位就開始逗魚,不停的逗,直到提竿為止,再拋一桿還是這樣。那我請問魚有機會吃你的餌嗎?
咱們一般都是釣鯉魚、鯽魚等雜食性魚為主,這些魚并不像鱸魚、翹嘴那么兇猛,況且咱們釣滑魚的時候,魚可能本身膽子就小,不敢吃,你一直在那里逗他怎么可能咬鉤,要是窩子里魚少還可能適得其反
窩子里魚少、魚滑、口弱的正確做法是:餌料浮漂到位后等個幾秒,如果毫無漂訊,那么輕輕的提提桿子,使浮漂剛沒入水中為宜,然后等七八秒,不咬再重復一遍,逗兩次不吃就提竿換餌
如果上述逗魚還不吃,那么就需要連續逗了:拿著桿子上下連續的抖動,注意幅度要更小,使浮漂輕輕顫抖即可,連續逗三五下就停等他吃,等十來秒再重復,不行就提竿換餌
這種方法我已經試了很多次了,無論是黑坑一兩斤的鯽魚,還是野河拇指長的鯽魚都有效,但你一定要注意幅度的問題
另外需要補充的是:逗釣對于餌料的要求比較特殊,最好是蚯蚓,其次是顆粒豆(就是上次我去黑坑用的那個,朋友們問我我也推薦了,但效果沒蚯蚓好),最后是餌料(餌料要多加拉絲粉且得是拉餌)
最后:這種釣法以及名字都是小飛早幾年前學來的,并且經過了多次的實踐,覺得有效才發上來。如果您早就知道或者技高一籌,那是小飛班門弄斧了,希望對新手朋友有幫助,如果哪些地方有疑問可以在好釣魚APP問我。
- 上一篇: 冬季垂釣的五大誤區你知道嗎?
- 下一篇: 冬季釣鯽魚調漂、釣法技巧及注意事項
猜你喜歡
- 2018-01-03 冬天釣魚就該這么選釣位
- 2018-01-03 骨灰級釣友分享的冬季釣魚注意事項
- 2018-01-03 冬季釣魚,要根據不同的天氣判斷釣深還是釣淺
- 2018-01-02 冬季狂拉大板鯽,原來是用了這3個技巧
- 2018-01-02 從4個突破點幫你冬天上大鯽魚
- 2018-01-01 冬季釣黑坑鯉魚的4問4答
- 2018-01-01 這些雙鉤釣魚技巧讓你輕松上大魚
- 2018-01-01 冬季野釣的3個實用技巧
- 2017-12-30 應對冬季輕口魚的幾個小技巧
- 2017-12-29 冬季水庫釣魚須做這些調整